关牧村全国青联副主席。歌唱演员。国家一级演员。辽宁沈阳人,1953年11月6日出生生于河南新乡。满族,1971年从事演唱,198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1991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硕士研究生班.现为天津歌舞剧院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七十年代曾以《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等作品为大家所熟悉。曾多次出版录音带和唱片,先后去北京、天津、上海、沈阳、武汉、青岛等市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并为多部电影、电视剧、艺术片配唱主题歌;还多次出访日本、美国、瑞典、丹麦、泰国、新加坡、塞浦路斯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引艺术交流和演出。
![]() | |
关牧村质朴、厚重、豁达,具有平常心她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始终坚持以民族性为基础,将西洋唱法之长自然地揉于民族音乐之中在她的演唱中实现了民族音乐艺术的升华。
她音色醇美、浓情,是来自成熟的艺术家内心的,也是观众和听众心里所有。1980年在天津市参加声乐比赛获一等奖;1986年在“全国听众最喜爱的歌唱演员”选活动中获“豪江杯”奖。她演唱的《金风吹来的时候》曾获全国农村歌曲演唱一等奖,电视剧《蹉跎岁月》主题歌《一支难忘的歌》获全国优秀影视歌曲奖。1989年曾随中国青年代表团赴朝鲜参加第十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并获国际“艺术成就奖”,1989年获中国首届“金唱片”奖。她曾获天津市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称号,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副主席。
1953年11月6日,在河南新乡的卫水之畔的牧村,一个女孩子伴随着哇哇的哭声在这个村子的一个有文化氛围的家庭中诞生了。父亲是一个杂志的编辑,母亲是音乐教师。为了纪念孩子的出生地,父母给孩子取名牧村。关牧村,一个即古朴而又富有诗意的名字。1970年。关牧村初中毕业后,被分配到天津钢铁厂当徒工,一干就是七年。她每天除了上班,就是练歌。1978年,在关牧村的人生道路上是一次重大的转折,她进入了天津歌舞团,成为一名专业演员。
关牧村说童年给我留下的回忆是难忘的、艰辛的、苦涩的,也是激励我今天所有一切的经历。这个名字是我母亲、父亲给我起的,当时他们在河南新乡工作,母亲在银行工作,父亲在平原省日报工作,那时候平原省日报在新乡。那里有一条渭河,在古代这个平原是著名的牧野之战战场,所以这个地名就叫牧野,当地人俗称叫牧村,所以他们俩就说我们将来有了孩子,就给他们起牧村、牧野,所以我弟弟叫牧野,我哥哥叫牧原,三个人加起来是原、野、村。而且他们非常喜欢大自然,这跟我的名字也是有关系的,我的名字就是大自然的名字。
![]() | |
关牧村是这样说她的母亲的,母亲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解放前也喜欢声乐,但是我母亲的父亲比较保守、守旧,不同意她出来唱歌,为了满足她的愿望,请了一位德国的声乐教育家做家教,教母亲弹琴,唱声乐,所以母亲应该是我的第一位老师,就是启蒙老师,由于她自己没有唱出来,感到很遗憾,后来她发现我的声音很好,就希望我能够唱出来。母亲一直是我心中的偶像,她的话一直在鼓舞着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一直托着我前进,应该说她对我的一生起到启蒙和鼓舞的作用。
她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而且就是这本书给她鼓舞,那时候就下决心要像保尔一样要克服困难,所以小小的年纪就立下的一种志向,可以说影响了的一生。她那时候看了很多外国的名著,比如说《安娜卡列尼娜》、印度诗人《泰戈尔诗》,还有《红与黑》,中国有一些《家春秋》、《苦菜花》等等,在文革时期很多书都是偷着看的,所以后来把眼睛看坏了,眼睛近视了。
第一次登台是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参加天津市少年宫小红花合唱团经常登台演出。唱的是《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等等。那时候没有想到会歌唱一生,这是命运推着走的。原来她的理想是当医生,治病救人。后来歌唱也是受母亲的影响走了歌唱的道路。
关于坎坷她是这样说的,我的坎坷很多人都很了解,因为很多相关报道都报道过,我的歌声里面也有一丝淡淡的忧伤,也能说明我的这种经历。母亲在我10岁的时候就去世了,父亲作为反革命进了监狱,我十几岁就承担起家庭生活的担子。困难是现在的人们想象不出的,所以我很珍惜现在,珍惜所有的一切,对一个人的成长是一个很好的奠基石。
责编:白秀颖